“七五”以來,我國對啤酒廢水的處理(chǔ lǐ)進行各方面的研究、試驗和探討,由于該廢水BODs/CODQ約為0.5,屬于可生化廢水,目前的處理方法以生化法為主、生化處理與物理處理相結合。中空纖維膜紡絲機外形像纖維狀,具有自支撐作用的膜。它是非對稱膜的一種,其致密層可位于纖維的外表面/如反滲透膜,也可位于纖維的內(nèi)表面(如微濾膜和超濾膜)。對氣體分離膜來說,致密層位于內(nèi)表面或外表面均可。目前為止,國內(nèi)仍然是好氧(Oxygen)處理占主導地位,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英文:Biofilm)法、膜生物處理法和新型深井曝氣法。厭氧工藝由于比好氧工藝更加高效、節(jié)能,迅速發(fā)展起來,20世紀70年代荷蘭學者LETTINGA開發(fā)出了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在此基礎上,又改進生成了厭氧膨脹顆粒污泥床,厭氧序批式反應器。傳統(tǒng)污水處理的出水己達到國標,但整個處理過程(guò chéng)的能耗和成本仍然很高,約0.6fu/t--0.8元/t,就我國能源危機的現(xiàn)狀而言,不是最理想的處理方法。因此在傳統(tǒng)工藝基礎上,又出現(xiàn)了優(yōu)化后的組合處理工藝。
膜生物反應器是膜分離技術與活性污泥法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污水處理技術,利用膜組件進行固液分離取代了傳統(tǒng)的沉降過程(guò chéng),能高效去除固體懸浮顆粒和有機顆粒,與傳統(tǒng)工藝相比,MBR可使活性污泥具有比較高的混合液懸浮固體值,增加活性污泥在反應器中的停留時間,提高總氮的去除率和有機物的降解率。膜生物反應器在污水處理,水資源再利用領域,MBR又稱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 ),是一種由膜分離單元與生物處理單元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宋曉麗等采用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啤酒廢水,考察了HR
T、溶合氧、污泥負荷等因素(factor)對膜性能和壽命的影響,得出的最佳運行條件為HRT:8h,溶氧:3mg/L,污泥負荷0.3kg/~0.4kg/,該條件下運行,系統(tǒng)COD平均篩除率達到95%以上。膜生物反應器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技術有機結合之新型態(tài)廢水處理系統(tǒng)。以膜組件取代傳統(tǒng)生物處理技術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應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濃度,提高生物處理有機負荷,從而減少污水處理設施占地面積,并通過保持低污泥負荷減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內(nèi)之膜分離設備截留槽內(nèi)的活性污泥與大分子有機物。膜生物反應器系統(tǒng)內(nèi)活性污泥(MLSS)濃度可提升至8000~10,000mg/L,甚至更高;污泥齡(SRT)可延長至30天以上。實驗(experiment)用膜經(jīng)過處理后膜通量可達到新膜的75%以上,能夠重復(repeat)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