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峰生物膜法和自然處理法—采油廢水
來源: 發布時間:2019-09-18 91255 次瀏覽
生物膜法對于采油廢水的降解于近幾年得到了顯著的發展。它主要是運用廢水和生物膜之間的接觸,使得生物膜對廢水中的污染物質進行固化和分解,從而實現污水水質的凈化。應用于采油廢水的生物膜法主要包括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以及生物流化床。
林靜雯等自主研發設立一種復合生物膜反應器,利用經過加壓馴化后的優勢(解釋:能壓倒對方的有利形勢)菌株進行掛膜,研究(research)表明該反應器掛膜后優勢種群生存狀態穩定,對廢水中的COD可以實現88%的去除效率,同時實現95.6%的含油量去除效果。李繼宏等針對大慶聚驅采油廢水,采用浸沒式膜生物反應器進行降解治理,通過加壓馴化后篩選出的優勢菌株降解效果良好,反應器抗沖擊能力強,出水穩定,具有良好的凈化功能。鄒克華等運用特種生物膜材料(Material)結合優勢菌種處理采油廢水,該處理方法運行費用(expense)低,處理效果穩定,在實際應用中具有相應價值,已成功運用于某油田的污水處理過程(guò chéng)之中。石玲等運用膜生物反應器對某油田聯合站外排采出水進行處理,處理后COD去除顯著(striking),平均去除率可達到85%,最高可達到97.9%,懸浮物、濁度等指標(target aim)均明顯降低(reduce),出水水質可達到國家污水排放一級標準。
自然處理法主要包括氧(Oxygen)化塘和人工濕地兩種方式。其中,氧化塘法已經廣泛運用到采油廢水的處理工藝之中。國內勝利油田樁西采油廠運用蘆葦氧化塘對采油廢水進行降解獲取成功,廢水中的CO
D、BO
D、硫化物、揮發酚(phenol)等多項指標均得到改善,實現達標排放。膜生物反應器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技術有機結合之新型態廢水處理系統。以膜組件取代傳統生物處理技術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應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濃度,提高生物處理有機負荷,從而減少污水處理設施占地面積,并通過保持低污泥負荷減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內之膜分離設備截留槽內的活性污泥與大分子有機物。膜生物反應器系統內活性污泥(MLSS)濃度可提升至8000~10,000mg/L,甚至更高;污泥齡(SRT)可延長至30天以上。大港油田運用兼性塘和好氧塘聯合工藝處理采油廢水,該氧化塘自2000年驗收使用后,運行效果穩定(解釋:穩固安定;沒有變動),處理后廢水中的CO
D、懸浮物、含油量等多項檢測(檢查并測試)指標(target aim)均得到顯著(striking)改善,處理成本低于0.2元/m3。中空纖維膜紡絲機外形像纖維狀,具有自支撐作用的膜。它是非對稱膜的一種,其致密層可位于纖維的外表面/如反滲透膜,也可位于纖維的內表面(如微濾膜和超濾膜)。對氣體分離膜來說,致密層位于內表面或外表面均可。中空纖維膜紡絲機通過膜技術進行水處理,應用于制藥、釀造、餐飲、化工、市政污水回傭、醫院、小區污水會用、造紙等生產生活污水處理。膜分離技術是一種廣泛應用于溶液或氣體物質分離、濃縮和提純的分離技術。膜壁微孔密布,原液在一定壓力下通過膜的一側,溶劑及小分子溶質透過膜壁為濾出液,而大分子溶質被膜截留,達到物質分離及濃縮的目的。膜分離過程為動態過濾過程,大分子溶質被膜壁阻隔,隨濃縮液流出,膜不易被堵塞,可連續長期使用。師祥洪將粉煤灰吸附和氧(Oxygen)化塘結合運用于現河首站采油廢水,處理工藝運行成本低,可靠性強,對廢水中的感染物具有良好凈化效果,處理后可實現達標排放。
人工濕地也是采油廢水處理(chǔ lǐ)過程中運用到的一種工藝。Cynthia等研究發現含鹽采油廢水經過反滲透預處理后進入濕地處理系統(system),可實現水質凈化,出水水質滿足灌溉要求。祝威等比較研究了兩種生物法分別和人工濕地結合處理勝利油田某聯合處理站采油廢水,研究表明經處理后的廢水生態毒性明顯降低,從處理前的高毒級別降至低毒程度。桂召龍等研究表明水平潛流人工濕地中試系統對于治理采油廢水是可行的,其中利用的濕地植物主要為蘆葦,經治理后出水水質指標(target aim)符合要求。黃翔峰等將水解酸化與人工濕地結合處理采油廢水,研究表明當水解酸化水力停留時間為20h,人工濕地水力停留時間為4d時,出水COD≤80mg/L,水質得以明顯改善。
上一篇: 秀峰生物膜技術處理石化廢水
下一篇: 秀峰生物膜法處理制革廢水